由中国翻译协会策划主办、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协助设计、并由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国际翻译高校联盟以及国内外高校支持和直接参与的2009高等院校本科翻译师资培训班于7月27日—8月10日在北京成功举行。这是中国翻译协会举办的第七次全国暑期高级翻译培训,也是笔者自1999年以来,第四次有幸参加。每一次的培训都使我在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翻译研究等各方面受益匪浅。下面就从一个老学员的亲身经历出发,谈一下历届翻译培训对我翻译教学的指导和帮助,与大家分享收获,同时也提出了本科翻译教学有待讨论的问题。
一、 前三次暑期翻译培训与我的翻译教学
求真务实是我对暑期翻译培训的第一印象,每一次培训都是应时而至,为我拨开翻译教学中的迷雾,一步步走入正轨。我于1996年接触翻译教学(英语专科学生)。虽然硕士论文是英汉对比与翻译,但翻译教学毫无经验,当时可借鉴的翻译教学资料也寥寥无几。学生们只有一本《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1980),没有汉译英教材。几经周折才从一位同事手里借到了她本科时学过的《汉英翻译教程》(喻云根等编著),汉译英也总算是“有本可依”了。从1999年上半年起,我开始为本校第一届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英汉互译课程。虽然通过两年的闭门造车,也积累了一些教学资料, 但也只能够应付每周两次的课堂教学,学生和我对外面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唯一能够求助的是当时的三种翻译期刊:《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和《上海科技翻译》,而真正能够读得进去的也就是里面的技巧和方法一小部分,没有体会到一点翻译的乐趣。正当我在放弃还是继续翻译教学间徘徊不定之时,《中国翻译》编辑部发出了在京举办“1999全国暑期英汉翻译高级讲习班”的信息,于是,我带着满脑子的问题和困惑报了名。从此,便与培训班结下了不解之缘。
北京1999年的暑期极其炎热,学习期间的最高温度曾达到过42.2摄氏度。随着讲座的深入,我对翻译的热情也像当月的气温一样,逐日增高。张培基、许渊冲、庄绎传等老一辈翻译家的言传身教使我认识到了翻译及翻译教学的意义和任务。谭载喜、王克非、王东风、罗选民、孙艺风及其他诸位学者对翻译理论及实践的阐释使我豁然开朗,激起了我对翻译研究的兴趣。培训期间还结识了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英语教师、研究生及各行业的翻译工作者,大家畅所欲言,互通有无。首次培训使我有了找到家的感觉。也是在这次培训班上,我了解了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相关信息,为我校争取到了参阅四、八级试卷的资格,从而也为我系其他各科教学的对外交流打开了畅通的渠道。
如果说99年的讲习班把我引进了翻译这个大家庭,帮助我及时确立了教学和学术研究的方向,那么,日后的两年中,我则利用讲习班的后续资源和财富,使自己逐步成为了翻译教学与研究领域的积极参与者。两年之内在各方协助下,修订了我校本科英语专业培养计划和翻译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了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英汉、汉英翻译练习册,发表了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论文,出版了经济类译著一部。获得成绩的同时,也碰到了更多新的问题。
新世纪之初,教育部颁布了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将“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2000)定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传统翻译教学中重文学轻应用翻译的缺陷凸显出来。于是,如约而至的2001年的全国暑期英汉翻译高级讲习班,除了向学员展现中西方最新翻译动态、推介日渐成熟的翻译学原理之外,特别推出了政治翻译、法律翻译、外交翻译、口译课程设计和口译训练课程。又一个十天的强化训练,使我对西方翻译模式、翻译新论、翻译标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刘和平老师的“翻译理论研究与教学方法论”让我第一次领悟到了翻译理论对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培训期间还就本科翻译教学中口笔译的课时安排、英汉、汉英的比例分配等教学细节问题同专家和学员进行了探讨。
自2001年下半年起,我的翻译教学逐步纳入正轨。首先将“英汉翻译”正名为“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进一步明确了本课程教学目标,丰富了教学内容,增添了基本的翻译理论、英汉语言与文化对比、文体翻译等内容。随后,集众多教材之精华,编写讲义,设计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不断改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教学效果逐年提高。从2002至2005年间我校(二本)学生英语专业八级翻译考试(总分20)的平均分数高出全国1.5-2.5分。在考取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生中,半数以上的学生选择翻译专业。其中两名学生已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专业毕业后到高校从事翻译教学,一名成了我的同事,分担口译教学,今年与我一道参加了本次本科翻译师资课程培训。
随着我国高校翻译教学队伍的不断壮大,翻译教学培训就提上了中国译协的议事日程。2004年暑期全国英语口笔译翻译教学高级研讨班,将培训的重点转向了高校翻译教学。此时,经过翻译界广大专家学者五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翻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含苞待放。2006年3月,教育部首次批准在部分高校设置翻译本科专业,是翻译学科基本确立的标志。各地高校纷纷跃跃欲试,我的学校也不例外,但多数学校对于开设翻译本科专业的条件、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模式等还十分陌生,大有一哄而上的势头。在此背景下,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联合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举办了“2006暑期全国英汉口笔译翻译教学高级研讨班”。 我第三次走进了暑期培训的课堂,参加了笔译教学的培训。翻译教学现状、应用文体翻译教学、电脑辅助教学是本次培训的特色。
2006年的培训真是对症开方,穆雷教授的《中国翻译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使学员们对当前的翻译学科建设有了清醒的认识。本科翻译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教育部的审批非常严格,翻译专业的开设必须具备良好的软硬条件,尤其是师资配备,以便确保该专业的教学质量。学员们将此信息及时反馈各自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未来发展,避免了一窝蜂申办翻译专业的盲目。我所在学校就是将原来的申办翻译专业计划修改为在原英语专业基础上开设翻译方向。这符合我们学校的客观条件,也满足了学生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经过两年的调研和准备,我校于2008年开始招收第一届英语翻译方向学生。我负责完成的翻译方向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参考了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复旦大学翻译系及2006年暑期培训班学员所在学校英语翻译方向的相关资料。
此次培训的另一大收获是:我把香港中文大学的翻译作坊引进了翻译教学。翻译作坊对不同文体的翻译实践非常适用。学生们在译前的资料准备、译中的分工合作、译后的讨论、修改、定稿、全班讲评等整个翻译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理论和技巧完成各项任务,这样既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也培养了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此外,我也开始尝试信息技术给翻译教学带来的便捷和乐趣。利用网络教学软件,开设了“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网络辅助课程,建立了师生互动平台,随时答疑解惑并及时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对翻译课的各种需求,解决了因翻译课时不足带来的许多问题。2008年,我负责的“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被评为学校优质课程。
现在想来,十年中的三次培训课程对我来说似乎都是量体定做,每次都能使我的翻译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可以自豪地说,十年来我已从一个对翻译教学毫无兴趣的英语教师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酷爱翻译的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课教师。但是,随着我校翻译方向的开设,我和我的教学团队必须尽快完成向翻译专业教师的角色转换。角色的转换首先需要观念的更新,“2009年的大学本科翻译师资培训证书课程” 就是我期盼已久的更新观念、迎接翻译专业新时代的一次盛宴。
二、本次培训给我的启迪
本次“高等院校本科翻译师资培训”是中国译协继2004和2006年两次全国暑期翻译师资培训之后,利用其作为全国性专业翻译组织的地位和优势,调动国内外各种资源而精心筹划的专门针对本科翻译师资的全国翻译师资培训证书课程。与我参加过的前三次培训相比,本次培训别具特色,使我对翻译教学有了新的感悟。
本次的培训课程是经过12位全国大学本科翻译师资培训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按着国际TOT模式设计出的一套完整、科学的翻译教学培训项目,具有“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和专业性”等特点(任文,2009,2:48-52)。这些特点集中体现在了课程的三个模块设计和培训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三个课程模块分别是:翻译技能模块、翻译教学模块和翻译理论研究模块,分为口译教学和笔译教学两个方向。毕业典礼上,学员们一致认为:这三个模块充分考虑到了当前本科翻译教师的知识结构、经历以及语言能力;在目前翻译课程教学从教学翻译向翻译教学的过渡和转型时期,这次培训在更新一线翻译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追加教师的教学资本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作为老学员,我的感悟就更多了,限于篇幅,只就翻译教学理念的更新谈一些体会。
近年来,我一直关注国内有关“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讨论,虽然至今对其内涵和定义尚无定论,但是,本次的课程培训使我们对专业翻译的特点、专业翻译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有了新的、全面而系统的认识。
在翻译技能模块,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姚锦清教授的“专业笔译的理念和技能”一讲首先向我们揭开了“专业翻译”的面纱。姚教授认为:专业翻译与大学翻译的混淆,直接后果就是“培养出大批完全不会或基本不会翻译的‘双语人才’”;文学翻译与专业翻译的混淆,直接后果就是“以文学翻译的理念和方法来对待专业翻译,造成当今中国遍地可见的‘趣味’译文”。姚老师通过大学翻译(University Translation)与专业/职业翻译(Professional Translation)的对比,使我们明白了专业翻译是“以培养合格的职业翻译人员为目标;学生的目的是学习翻译技能,至少在理论上要求学生已经掌握娴熟运用工作语言的能力;教师主要是职业翻译人员。”专业翻译属于“开放式体系”,译者面对的是市场和客户,注重的是“信息传递”和“被目标受众接受的效果”;译文注重“篇章整体效果和语言外的效果”;职业翻译“更注重翻译的过程,强调相关知识,注重培养译者的翻译技能(翻译意识、翻译策略和翻译解决方案)”。与传统翻译截然不同的是:“专业译者可以怀疑原文的既定性和不可更改性,甚至译者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鉴定和编译原文的功能——优化原文。”随后,姚老师利用生动有趣的案例阐述了三个翻译新理念:“专业翻译是职业翻译,是以语言转换为形式和手段,以交流为目的的系统工程(语言外的训练极为重要)”;专业翻译是在当今信息时代(地球村)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市场需求推动的新兴行业,在中国尤其如此;专业翻译是非文学翻译,本质特性、操作方式、规律、目的、标准等等多方面均有其鲜明的独特性。”
如果说姚教授的翻译新理念令我们耳目一新,必将引导日后的翻译教学改革,那么,翻译教学模块中各位教授的讲座则对今后翻译教学更具有直接的指导。穆雷教授介绍的即将由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讨论稿)让广大学员先睹为快。各项要求非常详细,包括区别于外语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学时分配、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与手段、测试与评估等。广外翻译学院博士生导师、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全国翻译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仲伟合教授在“本科翻译教学的理念和准则”一讲中明确指出专业翻译人才的特征是“应用型、实践性、职业化”,并对国内现有的“翻译专业本科教学、外语专业高年级翻译方向教学和双学位/双专业教学”等三种翻译本科培养模式进行了对比。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鲍川运教授提出了以过程为基础的翻译教学规范。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何刚强教授在“翻译专业建设及翻译师资”一讲中,指出目前我国翻译教学需克服的两种倾向是:“见物不见人”:重教材、硬件设施,忽视教师和学生;“重技巧轻底蕴”:偏重技巧,较少考虑人才全面的人文素养。何老师提出了对译者的八条要求:“精通外文,驾驭母语,熟悉题材,神合作者,具备才气,虔诚敬业,乐意合作,善于变通。”同时指出,“理想的翻译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精通翻译的一般策略与技巧;宽广的翻译理论视野,熟悉国内外译论发展动向;持久的琢磨翻译激情,懂得教学的互动与循循善诱。”刘和平教授和鲍川运教授则分别阐述了翻译质量评估和翻译教学评估的作用、类型、原则和方法。
总之,这次本科翻译师资培训不但“在单期参加人数、单一语言对(汉英、英汉)培训规模、参加教学的人数”方面创下了三个世界之最①,还为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进行了“洗脑”,而且效果立竿见影。这样讲毫不为过,因为听课之余,学员们就展开了本科翻译培养模式交流和探讨。以下是根据我校目前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学生实际情况,在新的翻译教学理念指导下,借鉴兄弟院校经验,拟进行的教学改革,望能抛砖引玉。
首先,第一时间把本次的培训收获与我的翻译教学团队分享,更新观念,提高整个团队的综合能力:即翻译实践能力、翻译教学能力、翻译研究能力,进而提高团队的合作能力。
第二,与团队一起按照以过程为基础的翻译教学原则,参照《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讨论稿),对我校2010年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培养计划中的培养目标、学时分配、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与手段、测试与评估等进行修订。适当增开国学课程;利用本校信息科技优势,提高学生翻译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加大过程评估力度,兼顾三个结合,即主观与客观的结合、自我评估与互动式评估的结合、课内评估与课外评估的结合。
第三, 加大低年级学生的基础教学,最大限度地弥补理工科二类院校外语专业学生与外语类或综合性一类院校因生源知识结构差距而造成的“先天不足”。
三、新的问题和期盼
毋庸置疑,本次的翻译师资培训,无论是学员评估还是培训师自我评估,都圆满完成了其既定目标,而在翻译理念的更新上,其效果远在我的预期之外。但是,正如我自己10年来的经历一样,随着对翻译学科认识的不断提高和翻译教学的不断深入,我们肯定会有新的疑惑和问题出现。例如,在仲伟合教授所提到的三种翻译本科培养模式中,后两种该如何有序发展?尤其是高年级的翻译方向,它能否成为本科翻译专业的重要补充?毕竟目前全国能够申请到本科翻译专业试办资格的院校只有19所,而在全国至少900多所设有外语本科专业的院校中,几乎60%的设有翻译方向②。这次培训班70%以上的学员来自这些院校③足以说明全国高校对于办好翻译方向的重视和决心。当然,这些学员肯定会像我一样,积极借鉴本科翻译专业的培养模式,但是因为学校办学特色不同、生源不同、师资和各项设施都不尽相同,所以其翻译方向的培养模式必将各具特色。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外文局黄友义副局长在本次培训班开幕式中提出了建立我国高校翻译师资培训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在结业式上,《中国翻译》杂志常务副主编杨平称这次的培训是翻译界的“黄埔一期”,那么就还会有二期、三期…… 因此,希望广大学员能够像杨老师期盼的那样,把所学到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中并及时总结,待到下次相聚时,同大家分享收获、共克难题,以便迎接我国新时期翻译教学一个又一个挑战,为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尽到一分子的力量。
(作者: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淑琴)